第72章 前车之鉴(1 / 2)

世子无敌 以礼河畔 1050 字 1个月前

统万城,是中原境内唯一一个由异族人修建的城池。

数百年前,草原的统治者还不是如今的大元,而是另一个比大元还要强大的异族政权,当时的中原人把那个部落称作北戎。

当然,当时的北戎人,更喜欢把自己称作北朝,把那时统治中原的大梁朝称作南朝。

北戎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将中原人赶到了大江以南,将整个大江以北的土地全部纳入了北戎治下。

那是草原游牧民族自出现政权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北戎统治中原地区之后,时任北戎君主赫连霸打算修建一座天底下最坚固的城池,作为北戎的都城。

于是,他征发了秦岭以北十余万各族民众,于封州济水畔修建城池。

建城时,更是令蒸土以筑,以铁锥验之,铁锥刺入墙体一寸,即杀匠人而并筑,锥不入,即杀锤锥将士以筑之。

如此高压政策之下,历时六年,此城方才建成。

入主新都之后,赫连霸给新城取名为统万城,意为“一统天下,君临万邦。”

可惜赫连霸此人性格暴戾,一味的对中原人采用高压手段,最终导致中原未能归心。

在他去世的第二年,北戎便被中原人建立的政权西秦所灭,他一统天下君临万邦的口号也成了笑话。

北戎被灭后,统万城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逐渐被后来的中原王朝所放弃。

直到现在,只剩下一片片残垣断壁供后人怀古。

聆珑静静的坐在一段残破城墙的最高处,俯视着她脚下的统万城遗址。

零落的残垣断壁之间,依稀还看能看得出来,数百年前这座城池该是多么辉煌大气。

良久之后,她忽然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句由夏人先贤所做诗词。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聆珑缓缓念出这句夏人先贤所做的诗词,尽管这句诗怜悯的是夏人百姓,但她还是念了出来。

听见聆珑在念夏人的诗词,立身于他身后的耶图鲁顿时有些懵逼。

有些好奇地问道:“大人,这是夏人的诗词吧,跟咱们先祖修建的统万城有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聆珑摇摇头,没有给耶鲁图解释什么。

她是在提醒自己,也是在警醒自己。

她要用这座城,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八个字嵌入心底。

北戎,本来是有机会扫平四海的,但因为北戎在中原之地实施的政策不得人心,导致北戎最终与中原之地失之交臂。

这是遗憾,也是前车之鉴,更是后事之师。

这样的错误,大元绝不能再犯。

因为,大元要的,不止是剥削中原之地,不止是抢劫中原之地。

大元要的,是彻底成为中原之地的主人,永永远远的占据中原这片富饶,肥沃的土地。

而不是搜刮一阵之后,又狼狈退回草原,继续忍受草原上的饥寒与贫穷。

用赵韵的话来说,大元要的,是福及子孙。

感慨良久,聆珑回过神来,柔声开口,“走吧,带我下去。”

“我就说这一片废墟没啥好看的,您还非要来。”

耶图鲁咕哝一句,轻轻握住轮椅之后的手柄,脚尖轻点之后跃下城墙。

回到长长的运粮队伍之中,聆珑刚准备启程,天上便忽然传来一阵刺破云霄的鹰唳。

聆珑抬起头,嘴角不由得勾勒出一抹笑容。

一只雄峻的身影正从远方飞来,雄鹰之下,还有两人正在纵马狂奔。

不多时,鹰至,马也至。

北元语:“大人,属下已经查探清楚大夏江湖躁动的原因。”

两名一袭短衫,一副夏人侠士打扮的男子翻身下马。

二人正是北元使团之中,自聆珑进入太安之后便消失不见的那名宗师与半步宗师。

从两人的装扮来看,很显然,他们进入大夏的任务,并非是刺杀杜乔那么简单。

聆珑一脸恬淡地朝两人招招手,以晦涩的北元语笑问道:“查出来什么了?”

两名男子上前,对着聆珑欠身一礼。

二人之中相对年轻的那男子便开始与聆珑讲述他的见闻。

聆珑静静的听着,随着青年男子话音落下,聆珑顿时忍不住大笑起来。

“赵韵啊赵韵,你是黔驴技穷了吗?”

大笑一阵之后,聆珑问道:“此行收获如何,有多少人愿意为我大元效力?”

这话一出,青年男子不由得有些迟疑。

“无妨,实话实说就是!”

“目前就只有营州凌氏,愿意在我朝大军进入辽东之后帮助安抚百姓。”

“营州凌氏”

聆珑沉吟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