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丰收会(1 / 2)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古话流传已久,说的是江南苏湖地区的粮食丰产,足以养活天下人。如今,正是九月艳阳天,夏芷安女帝决定亲自前往苏州城外的农田,参加所谓的丰收节,一睹这丰收的盛景。

御驾一早便启程,向着苏州城外的金黄稻田驶去。

随行的官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以苏州府尹郭江为首,他们都想在女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而郭家的小四姐和许家的许幼也跟随其中,她们都是本地豪门之后,自然也不能缺席。

此次活动的策划者郁麟更是名正言顺地陪在夏芷安身边。他一直想要接近女帝,这次终于得到了机会。虽然他注意到夏芷安身边有一个护卫打扮的人,但并未过多在意。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女帝身上,想要给她留下一个好印象。

那个护卫便是白羽,他这一路都化妆成夏芷安的护卫,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

现在他都有点适应这个身份了,轻松自在,什么事都不用管,夏芷安工作,他只要陪着就行了,就是身上穿着戎衣和盔甲,在九月的天气里特别的热。

白羽一路护卫着夏芷安离开鸿鹄园,来到苏州城外。当看到稻田里金黄的稻谷时,他也感到心旷神怡。这年头没有化肥的催生,稻谷能长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这种丰收景象,感觉自然是不错的,到了目的地后,已经有当地的乡贤宿老组织人迎接了。

真的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他们都一起下了马车,小四姐和许幼都陪在夏芷安身边,与她交谈甚欢。车后是小七和白羽,侧前方则是郁麟,他这次找到了机会,不断地向夏芷安介绍这里的庄稼收成情况,如数家珍般详细。

“陛下,您看这片稻田,亩产可达五百斤,上交之后,农民们还能留下不少口粮”郁麟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夏芷安听着不断点头,赞道:“郁麟,你对农事颇为了解,实属难得。”

得到女帝之赞,郁麟心内暗喜,然其面不改色,更显谦恭之态,回应道:“陛下谬赞,臣实不敢当。臣唯愿为陛下解忧,冀望能为大乾昌盛,略尽绵薄之力。”

言罢稍顿,郁麟复又陈词:“夫农业者,国家之根本也。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又云‘王者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无农则无以稳国,无农则无以兴国。农者,乃天下之大本,农民安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天下富。臣深知此道,故孜孜以求农业发展之策,欲为农民创造更佳之生计,亦欲以此稳固国本,促进国家昌盛。”

夏芷安听了之后心想,这话他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到了北疆之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当然这话确实不错,农业确实是很重要,毕竟再怎么样人也不能不吃饭。

但是如何发展农业北疆和江南确实有着根本的区别。

但是夏芷安没有作声,一行人继续前行,穿梭在金黄的稻田之间。

夏芷安不时地与身边的官员和小四姐和许幼交谈,气氛十分融洽。而白羽则始终默默地守护在她身边,听他们说话,也不发表意见。

乡间的道路,虽宽阔却容不下他们这一大群人并排行走。阳光透过稻田边缘的杨柳,斑驳地洒在路上,随着人们步伐的错落,队伍逐渐拉长,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田园画卷。

许幼似乎无意识地放慢了脚步,巧妙地插入了白羽和夏芷安之间,就像一颗精致的棋子,不动声色地改变了原有的队形。

白羽瞥见这一变化,嘴角微扬,却并未点破。他总不能粗鲁地将这位娇小的许家小姐一把推到稻田里去吧?

没必要。

不过,白羽对自己的身手极有信心。他与夏芷安之间的距离,不过咫尺之遥。若有任何风吹草动,他能在一瞬间冲到夏芷安的身边。更何况,小七那位专业侍卫始终如影随形地守护着夏芷安,这也让白羽安心。

前方的郁麟抓住了与夏芷安亲近交谈的机会,他谈论着江南的风土人情,治国理政的见解。小四姐在一旁巧笑倩兮,不时地插上几句轻松的话语,调和着气氛。

夏芷安并不介意这样的围绕,反而觉得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在北疆的时候,她也常常这样被人群簇拥着,那时她去农田和大棚考察,身边是北都府的青年才俊和北疆军中将士。

而现在,郁麟和小四姐作为江南世家的当家人,他们的见识和谈吐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最顶尖的一拨。她不禁多问了几句,而郁麟自然大喜,将自己的学识和见解和盘托出,颇有些如鱼得水之感。

许幼落在了后面,她又不自觉地靠近了白羽。她偷偷地打量着这位北疆爪牙,发现他虽然走路,但眼神始终关注着夏芷安的方向。

对此,许幼倒是不疑有他,毕竟现在白羽的身份就是夏芷安的侍卫,而且还是北疆王派来监视女帝的鹰犬和爪牙,那么自然要盯紧目标。

许幼心中暗哼,问道:“将军,你觉得这里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