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河雨水进了院(1 / 2)

河大清愣了一下,连鞋都不顾穿上,匆忙冲出屋去!他真差点儿忽略了接女儿放学。

等到他穿鞋走进前院,只见阎埠贵牵着河雨水进了院内。

河雨水一脸不悦地看着他,嘟嘴皱眉还发出轻哼,手中的食物都顾不上了。

事情原委是:河雨柱下班遇到许大茂商议,吩咐大清接雨水。

邻居确实传话了,只可惜大清给忘了。

刘萍还以为雨水分开了河雨柱出去玩,自己不太放心身体状况的她便忽略了这细节。

而雨水面对没人接的局面,独自在校园等了许久,感到害怕便找认识的人阎埠贵守在那。

当时的阎埠贵一心扑在工作上,还没养成下班后偷偷跑去钓鱼的毛病。

他的心思都在提高收入上。

在别人都离开后,他还沉浸在工作中,只留一个小女孩静静等着他。

直到完成工作,阎埠贵才意识到那是老河家的宝贝。

小孩子就是这样,安静时内心可能恐惧,但有人关注就会立刻哭出声。

见状,心疼的阎埠贵拿出500元钱,原想以2000元价格购买那个小物件安慰她。

摊主见状本欲坚持高价,阎埠贵费了口舌以情动人,讲到摊主感动差点白送他。

然而,最后阎埠贵意识到不能让别人白白帮忙,坚持给了一千块。

就在阎埠贵为小雨水的委屈买下”慰藉”的同时,远处的摊主震惊呆立。

面对河家父女的一再致歉和承诺的糖果奖励,河雨水这才恢复笑容,父女二人向阎埠贵深深道谢,抱着女孩离开。

此时,闫埠贵有点害羞地解释:“刚刚小雨哭了,我没忍心,给她买了一个东西,一千块呢!”说着还不禁摩挲起了双手。

听到这话的河大清猛拍了一下脑门,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朝中院喊道:“柱子,快拿一千块钱过来。”在听到呼唤后,河雨柱没有去找妻子取现金,直接从口袋翻出两张五百的钞票交给了他。

虽然口头上连连推辞不要,阎埠贵的手却紧紧抓住了那两张钱,舍不得放手。

河雨柱也只是会心一笑,毕竟他在电视剧的世界里深知,闫埠贵的小算盘日后必将成为整个胡同的谈资。

令人惊讶的是,现在的闫埠贵竟还有这样的童真一面!

但他忽视了一个关键点:河雨水看到他在付账,并且常常陪她到合作社买盐、酱油,聪明的雨水早已学会了识别收据,知道那些大小额的交易细节。

对于五佰元的数目,她心中有数。

回家后,父女三人围坐一桌,小声谈论此事,河大青与河雨柱相视一笑。

他叮嘱河雨水假装不知道这笔费用,以防将来他们不在,无人接她放学。

听到这些,河雨水认真地点点头,虽然不太明白父亲的深层意图,但她明白顺从是对的。

一家人在晚饭时光共聚,小雨水分享着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刘萍偶尔加入其中应和。

大清伯品尝一小口小酒,细嚼口中那几颗小米。

唯独河雨柱,无酒精就提不起兴趣,他早早吃完,安静听雨水讲述校园八卦。

刘萍从炖鱼中夹出一块递给女儿,这是河大清亲手为别人烹饪,对方送上的馈赠。

细心地为女儿挑净所有鱼刺,只把鱼肉放进雨水碗里,而自己则咀嚼鱼刺回味。

那个年代的成年人有这样的饮食习惯:爱吃鱼的头和鱼刺,而难得有机会享用鸡肉时,也仅喜欢鸡头、鸡爪和尾部部分。

这习惯实属奇特。

吃了两口的刘萍忽然觉得恶心,连忙跑到门口呕吐,令大惊失色。

河大清夹着一片鱼肉,闻了闻味道,质疑:“鱼还没变质呀?”

而在前世曾看过这类电视剧的河雨柱带着一丝苦笑,对父亲笑道:“爸,你说刘阿姨是不是怀上了?”他的话语让河大清的脸庞上演绎出丰富多样的表情,既有欢愉,也有迷茫,还有几分尴尬。

听到可能是儿媳妇怀孕的消息,河大清感到惊讶与欣喜,但同时也有些为难,因为他早前曾经承诺过再过个两年才会考虑生育问题。

尽管如此,子女的到来似乎不受人的控制。

面对这样微妙的情境,大清虽然尴尬,却仍然不忘照顾妻子的感受。

事实上,在结婚前因为大雨的事情,两人已有过严肃的对话,大清甚至同意了过些时候再说孩子的事情。

看着这样的刘萍,雨水关心询问是否不舒服,而家人之间如河称呼也颇有讲究。

在对外公开时,雨柱介绍她为”这是我妈妈”;而私下与家人交流时,则习惯称”刘姨”,尽管这称呼难以从口中自然滑出。

而在雨水高兴的时候,她也会亲切叫她”妈妈”,而多数情况是”刘妈妈”或”萍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