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不满意(1 / 2)

晋血山河 鹰隼展翅 1628 字 1个月前

得知羯胡大军正在南下,南阳、襄城的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原本因为推行保甲制,觉得自己利益受损而愤怒不已的豪强消停了下来,这保甲制再怎么不是东西,有1点他们也得承认,那就是这套制度将整个郡都变成了1座巨大的军营,把每1个村庄都变成了堡垒,1旦得到实行,进攻南阳、襄城的胡人大军将遭遇空前顽强的抵抗,而他们的身家性命也将得到保障!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还谈什么利益,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利益!

在石勒的助攻之下,保甲制得以顺利推行,它与府兵制并行,搭起了南阳小朝廷在基层的架构,让朝廷的影响力可以直达农村,这是自汉朝以来无数帝王想做却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

当然,石勒带来的并不完全是助攻,还有巨大的威胁。所以北宫静在李睿把全郡豪强都得罪了个遍,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也不得不舍下他,率领神武军进驻襄城,同时动员襄城的府兵,准备迎击石勒。

李睿则继续他的种田大业。

秋收已经结束了,大家紧张地播种冬小麦。而在播种冬小麦的过程中,李睿再1次显示出了自己的不凡之处。他向农民提供了大量曲辕犁,这种犁轻便灵活,容易操控,1经推出便受到了农民极大的欢迎。同时他整出来的另外几件小工具也受到了大家的追捧,1个是木筒水车,将远低于渠口的河水轻松地引出渠,浇灌万亩良田,另1样则是唧筒,这玩意儿是用竹子做的,里面有1根木杆,木杆末端有用兽皮制成的纺缍状东东,大小与竹筒齐平,拉动的时候可能将筒内的空气往上抽形成真空,将进水口侵入水桶中1拉便能汲起1筒的水,对着麦田推动杆子,筒里的水便会猛喷出去,最远可以喷出两丈开外。这东西无疑是很好用的,因为小麦种下后的第2天就要浇水,还不能大水漫灌,而将水引到田间地头再挑过来1勺勺地舀起来泼就太费力了,用这个会轻松很多,连小孩都能帮上忙。

还有1样工具非常受欢迎,那就是畜力播种车。

中国古代也有播种机,不过叫耧车,由人力推动,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两腿耧至7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它是由畜力驱动的,播种时,用1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1举数得,省时省力。李睿主要改进了耧车的传动装置,同时解决多腿耧播种不均匀问题。他用上了1战时期的射击调节器原理,做到了释放种子与牲畜行进同步,牲畜每往前走1步种子布撒器就放出7颗种子,整整齐齐。也就是说,农夫只需赶着牲畜往前走,播种、回土什么的都不用操心,所过之处就是整整齐齐的1排7颗种子,效率奇高。

在强有力的组织和各种非常好用的农具的加持下,冬小麦的播种进行的十分顺利,在十月中旬之前,共计6百万亩小麦已经播种完毕。1个郡1次性播种这么多小麦,在整个北方都是第1次,由此可见这大半年来南阳、襄城受李睿这家伙的影响有多大,都把小麦当主食了。

当小麦播种完毕后,李睿那些试验田里的谷子、大豆、白菜之类的作物也到了收获时间了。

收获那天,南阳、襄城2郡许多老百姓都跑过来看热闹,就连司马诠和贾攸也来了,大家看着那1地成熟的庄稼,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原来1年真的可以种两季庄稼的啊!

李睿抚摸着谷穗,叹气:“唉,生长周期还是太长了,都十月中旬了才成熟……要是它能提早2十来天成熟,就用不着费那个劲去搞什么两年3熟制了,直接1年两熟多好!”

贾攸讷讷的说:“两年3熟便已经是奇迹了!”

李睿说:“这算什么奇迹,早就有人尝试过并且成功了好不好,只是没人注意而已!”

两年3熟制出现的时间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早,打从发现小麦可以越冬这1优点之后,华夏先民便开始探索如何用1年时间种两季粮食了,战国时期的山东率先作出了示范。不过由于这个时代的粟生长周期都普遍在45个月左右,收获了冬小麦之后播种粟,还是可以获得收成,但是收获了粟之后再播种冬小麦时间就不够了,因为等收获完粟,已经是十月中下旬了,再播种完冬小麦,那都十1月了,根本就没有时间给冬小麦发芽、抽叶了。

只能两年3熟,1年两熟难以维持。

李睿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已经竭尽所能挑选生长周期较短的品种了,然而还是没有办法让粟在十月上旬之前收获。这意味着1年两熟不切实际,两年3熟便是极限了。

如果有那种可以在3个月内成熟的品种就好啦!这样1来,1年两熟真不是梦了。

带着1丢丢的不满,他下令收割。

农夫挥舞镰刀,将饱满的谷穗1穗穗的收下来,李睿让人称重,1亩亩的称,他要掌握亩产量。

由于肥料充足,管理得当,这些粟收成都不错,最差的1个品种亩产也达到了3斛,而表现最好的1个品种亩产达到5斛。虽然还没有晒干、脱粒,只是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