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不服可以造反(1 / 2)

晋血山河 鹰隼展翅 1569 字 1个月前

新的税制改革1经公布,立马便在民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自耕农自然是欢欣鼓舞。今年收成很好,1亩田收9升的税对于他们来说,负担并不重,而把人头税摊到田税里,5口之家的人头税共计1百几十升粟,那更是让他们占了天大的便宜,因为真要收人头税,他们要交的钱可远远不止这点。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以粮代绢、绵,或者以绢绵代粮,往年可不行。往年他们在交了粮食之后还得卖掉1部分粮食购买绢、绵,这个时候绢、绵价格暴涨,粮价大跌,1涨1跌间他们又被收割了1轮。现在不1样了,现在粮食丰收,而绢、绵、粮3者价格都是以秋收之前的价格作为基准,他们用粮食代替绢绵交税,真的是太轻松了!不少自耕农激动万分,感慨:“纵使尧舜之世也不曾有如此仁政!”

大多数人都很开心,但有1部分人不开心,很不开心。

不用说,这部分人自然是士族、豪强。

两晋1百5十多年的历史,事实上就是士族、豪强作威作福的历史。在这个时代,士族和豪强享有无论伦比的特权,他们基本上垄断了知识,垄断了上升渠道,将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整天嗑药、玄谈、炫富、装神弄鬼,将国家大事搞得1团糟。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尸位素餐,他们认为自己占着权力却啥都不干是在无为而治。这些家伙都骑到皇帝头上拉屎了,你还指望他们老老实实交税?做你的春秋大梦去!

两晋的士族门阀、地方豪强1个个通过种种手段巧取豪夺,拥有田地千万顷,为他们耕作的佃农成千上万,每年土地产出的粮食、水果不可胜数,1个个都富得流油,然而,别指望他们交税。朝廷也不敢向他们征税,因为这些家伙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财力武装起1支强悍的武装,平定他们的代价不知道是他们应交的税的多少倍。久而久之,这个群体便产生了1种错觉:

他们生来就高人1等,用不着承担任何义务!

可现在,新的税制改革却给了他们狠狠1巴掌。

李睿自然不会什么准备都不做便开始新的税制改革。在此之前他派出大量官吏丈量了南阳、襄城两郡的土地,查清了两地的户口以及每户所拥有的土地的情况。在平时,朝廷想要掌握这些数据可谓难过登天,然而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做起来却格外轻松,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阻力。1方面是因为在这场天崩地裂的巨变中,那些实力强悍的豪强、门阀要么被当成出头鸟宰了,要么逃到江东去了;另1方面,南阳小朝廷地盘虽然不大,军队却多得吓人,光是天威、神武、横野3军加起来总兵力便超过4万人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更拥有配重投石机这等足以粉碎任何1座坞堡的城墙粉碎机,谁敢阻挠?

反正那些实力不是很强的豪强是万万不敢的,话着不好吗?

结果让朝廷拿到了具体的田亩、户口数据后便给他们来了这么1刀,捅得他们痛彻心扉。

南阳、襄城2郡的豪强聚到1块商讨对策,所有人对此都十分愤怒:“这小朝廷是靠着我们支持才得到偏安南阳1隅,现在倒好,站稳脚跟后要向我们收税了,这还得了!必须给他们1点颜色看看!”

不光是士人、豪强,连地方官吏也是怨气冲天。民间所交税的粮食在储存、运输途中产生的消耗由官府承担就意味着他们没有办法以此为理由向老百姓多征收几成的税了,他们的收入少了1大笔!这还不算,朝廷还要查各地的仓储、运输,如果因为管理不善在这两个环节造成大量不应有的损耗的,地方官吏将受到严惩,让你自己掏钱将损耗掉的那部分补上都算轻的,重则抄家!

嗯,南阳小朝廷可喜欢抄家了。

这捞油水的余地可就少了好多了。捞不到油水,这官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很快,地方官吏和豪强、士人便组织了上千人,跑到宛城去向天子请愿,要求取消税制改革,认为这是不折不扣的恶政,于国家百害而无1利。然而自耕农也不甘示弱,收割完粟、黍后的第1时间便组织了上万人跑到宛城去请愿,要求尽快实行税制改革。比人多是不是?谁怕谁了!

双方在宛城对峙,纷纷用脏话问候对方的祖宗十8代。而口头冲突很快便演变成了肢体冲突,大家在宛城大打出手,拳打脚踢砖石乱飞之下,很快就出现了不少伤亡。双方的火气都很旺,所以很快便抄家伙了,豪强拉来了自己的私人武装,虽则没有披甲,但刀剑弓箭1应俱全,十分吓人。自耕农也不甘示弱,他们没钱置办那么豪华的装备,但弄1件武器将自己武装起来还是没问题的。

这件武器就是刺槌。

所谓的刺槌,其实就是捅爆过法国骑士的菊花的日安棒。这玩意儿长1米5到两米,末端是1支长度超过1尺的4棱尖锥,4棱尖锥与杆子连接处套着个厚厚的铁套,铁套上布满乳钉,整件武器可刺可砸,刺的话能1下子将两个躯体捅个对穿,砸的话1下就能把人脑浆子都给砸出来。这种武器打造方便,十分廉价,杀伤力十足,挨1下不死也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