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贾诩的馊主意(1 / 2)

翌日。

感觉时间已经差不多后,贾诩亲自来到了济水河岸赵云大营。

“子龙将军,以济水之宽广,浮桥渡河需要多久?”

河岸上波光嶙峋,反射的光芒照在贾诩脸上,让他感觉有些刺眼,遂情不自禁捂了捂眼睛。

“此事说不好。”赵云望着对岸的敌营,开口道:“搭设浮桥需一天时间,大军过河又需半日,合计一日半。”

贾诩点了点头,一天半也算是神速了。

但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因为河对岸的敌军,不会眼睁睁看着你渡河而无动于衷。

半渡击之的战例,可是数不胜数。

“若改用蒲筏呢?”

沉默片刻后,贾诩又问道。

所谓蒲筏,其实是一种芦苇和蒲草扎起来的小船,可以理解为小舟。虽然简陋,但胜在建造时间短,往往只需半日就能完工,用来横渡济水倒也够了。

只是……它有一个问题。

赵云苦笑道:“先生,末将麾下都是骑兵,浮桥通行都甚为勉强。若改成蒲筏,战马如何运送?”

骑兵没了战马,战斗力甚至不如步卒。更何况蒲筏能承载的重量太低,许多作战器械根本无法运送。即便敌军不半渡而击,到了对岸也是死路一条。

见自己提出的两个想法都被赵云反驳,贾诩也不气馁,继续笑道:“既然浮桥、蒲筏都不可行,子龙将军可有其他渡河方法?”

赵云再度苦笑着摇了摇头,“先生,渡河之关键,不在器械,而在敌军。若是对岸没有敌军,任何方法都不成问题。但如今……末将并无任何办法。”

言外之意就是,对面的敌军跟监视贼寇一样看着咱们,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来啊。

无论任何方法,你都必须从河上过。只要从河上过,敌军就能对你发动进攻。

你在水里,人家在陆地上,怎么蹂躏你都可以,胜负不言自明。

其实直到现在,赵云也还是不赞成正面渡河与敌军交战的策略。在他看来,这纯属是徒劳无功,只会白白折损将士。

相比于赵云的愁眉苦脸,贾诩却一直是风轻云淡的模样。

甚至见到赵云无奈的表情,他笑得更开心了。

“如此说来,这小小的济水,居然成了天堑,咱们怎么也渡不过了?”

“非也,济水渡口虽然只有这一处,但周围适合渡河的地方却非常多。我军兵马本就不多,先生又何必执着于敌军正面交战。”

“子龙将军岂不闻,有志者,事竟成,无恒心又岂能成事?”贾诩笑道。

赵云嘴角一抽,目光写满了震惊。

这句话是这样用的吗?

“也罢,既然济水不好渡,那就双管齐下。今日下午开始扎草作舟,同时搭设浮桥,等过了子时,便开始行动!”

“这……遵命!”

赵云是不想答应的,在他看来这是无稽之谈。

这两天他已经派人摸清楚了对岸的敌军,且不说敌将曹仁熟读兵法,深谙阵战之道。单看对岸军容整肃,就知道绝对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夜里偷渡,人家就不会发现了吗?

但奈何张恒已经将指挥权交给了贾诩,赵云也只得听命。

随着赵云一声令下,整座军营都忙碌了起来。

而始作俑者贾诩却继续向水边走去,直到抵达河岸边时,他才弯下身来,却用河水洗了把脸。

取出手巾擦干净后,贾诩才又把目光重新望向对岸的敌军营盘。

看了一会儿之后,贾诩忽然发出了一声感叹。

“张子毅所言不错,曹孟德此人……当真不可小觑。”

……

深夜。

于禁大步走进曹仁的营帐,一把晃醒了正在熟睡的曹仁。

“额……文则何事……”

曹仁刚睡着不久,明显还有些迷迷糊糊的。

“将军,敌军渡河了!”

一听这话,曹仁一个激灵从床上跳了起来,顿时来了精神。

终于要来了吗!

“在哪?”

于禁答道:“就在对岸!”

“何种方式渡河,有多少人?”

“正在搭建浮桥,已经到了河中央。”

“走,快走!”

曹仁赶紧站起来去找自己的铠甲,穿的时候还不忘向于禁问道:“文则,咱们可有应对?”

“末将已命大军列阵河岸,只等敌军浮桥快要搭建完成之时,便击敌半渡!”

“好,干得好!”

曹仁穿起了铠甲,又急忙佩剑系在腰上,大步走了出去。

而此时河的对岸,赵云正立在岸边,指挥着士卒搭设浮桥。

“快,再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