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拜年(1 / 2)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代表着辞旧迎新和相互的美好祝愿。在大年初一早晨,大家伙会首先在家中互相拜年,晚辈会向长辈说祝福语,祝他们健康长寿和万事如意。

现在就是几个小姑娘给家里爷爷奶奶拜年。首先就是大哥家的长女向瑶:“祝爷爷奶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紧接着就是向桃,“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笑口常开。”还有向微,她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看到她张牙舞爪的表情把老两口都逗笑了。

随后,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祈福求安。爷爷奶奶给几个孙女的压岁钱都是一样的,顺带说道:“你们几个把压岁钱放好喽,今天是不能花钱的,这是给你们保平安的,每个人都要保管好自己的钱袋子哈。”这一传统起源于古代的“压祟”习俗,用以避免妖邪的侵害。

除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拜年,人们也会外出拜访朋友和邻居,进一步传递新年的祝福。让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加强了村里的联系,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爷爷在家里守家,因为别人也会来我们家串门,爷爷是一家之主,所以留在家里。我们几个带着孩子去了村里串门,来到一家青专盖的平房前,婆婆走进去看到有人在,“大妹子在呢,新年好,我带着家里几个孩子来串门了,”周魏氏和村长媳妇是堂姐妹,嫁了周家的亲兄弟,有时候称呼她们怕会叫错人,所以村长周顺的媳妇大家喊她周大妈,周安媳妇则称为周二妈,以此区分她们。

来到周二妈家,看到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上摆着糖果,糕点和瓜子。周二妈高兴道:“向嫂子来了,快来坐,吃点零嘴,这是你的三个孙女吧,长得怪好看嘞,你的这两个儿媳妇长得俊,孙女长得更是好看。”听到别人夸奖自家孙女,连带着儿媳妇也夸奖着,老婆子面上不显,心里却很高兴,哈哈大笑着:“哪里哪里,你家孙女长得也很标志,这是随了爸妈好处长得吧!”众人在此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互相夸赞着对方家人的优点和长处。

我们几个也不好搭话,在相互介绍下认识说了几句新年新气象,新年快乐祝福语就安静在一旁等着好谈着拉话。看他们聊好了,大家又相互邀请对方去家里坐坐,就去下一家。

在串门的几家中,有一家人特别少,家里就老两口,看到我们一大家子走进他们的院子里,瞬间感觉到院子里都有了生机。回到家里就好奇的问道:

“那个徐家怎么就老两口,徐家村不就是在隔壁吗?看起来人也不少呀,他们怎么看起来这么冷清,一点热闹气都没有。”

这时候老爷子说道:“我也不清楚,在我爸那辈,就是你们爷爷那代听说徐家分出家里不是血脉的人,应该就是他们,以前穷吃不上,他们是徐家捡回来养大的,也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是谁,被分出来后就在我们这个村自己盖了泥土房,因为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他们老两口就住在一起。他们也没有孩子,每天两口子干活回来就很少和村里人说话,生活相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过得去就好。”

“刚来时村里也会说些不三不四的话,就我的那个弟妹,你们二婶也说过不少呢。”

“因为你们二婶不是像你们妈妈一样娶回来的,她是跟着我那个不成气候的弟弟回来的,然后不知道啥原因就和二弟住一起了。”

“我爹妈那时候也没办法给他们帮助,我和你妈结婚时就被分家了,二弟刚开始是和爹妈住的,可是受不了你二婶的气就搬来和我们住,时间长了你二婶时不时来找茬,我们也受不了她三番五次的来闹,然后让老两口跟我们过,以后不需要二弟管,这才安静不少。”

“后来老两口相继离世,我怕我那个弟弟饿死,心里有点不舒服就会每年给他送点东西,一来二去的两家也会相互来往,只是不多而已。”听到老爷子的话,我们才知道原来二婶和婆婆有这些过节呢!

话又说回来,刚刚我们还去二婶家了,孩子们叫着:“二奶奶,新年好,”看她笑得跟个弭珞佛似的,心里应该后悔当年做的那些事吧!

刚聊完天就有人来了,一看是李大嫂,婆婆就知道是找儿媳妇的,就喊道:“郑平,你去和李月聊聊,一会儿留她在这吃饭,你向她问问他家杜世贵是不是和向诚在一起,人家杜世贵都回来过年,怎么他没回来,我心里有点不放心。”听到婆婆的话,我心里也有疑问,“好的,妈,那你们继续聊着,我去看看。”转身招呼李大嫂去了。

“李大嫂来了,快来坐,我们也是刚串门回来歇了会,你们每家都去了吗?我们家不会是你最后才来的吧!”开玩笑说道,李大嫂闻言,“还真被你说中了,我就是为了来找你聊天把别家先串完,到你家来喝茶吃零嘴的。”说完就坐在我旁边的木凳子上。

聊着这几天的事,我问李大嫂:“我公婆看到世贵哥回来过年了,我想问问你世贵哥是去向诚的那个煤矿上工吗?虽然向诚说会给他找活干,但是并不清楚是不是同一个矿洞。”听到郑平的话,李大嫂不知道该不该跟她说向诚的事。

这事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