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进局子(1 / 3)

平行时空。

年入夏。

一个悠闲的星期天早晨,李子航如获大赦,终于能休息一天了。

他麻溜地起床,给自己做了一顿早餐。

还特意收拾了一番,精神抖擞地抱着他最近收来的几件宝贝

景泰蓝碗、光绪官窑的四爪龙碗。还有一个雍正小粉彩梅瓶。

这几件古董可是他的心头好,哪怕拿到琉璃厂卖掉,至少也能换来00块钱。

李子航小心翼翼地用一块花布把它们包好。

再层层叠叠地包上报纸,然后骑上韩大爷借给他的自行车,踏上了去教授家的路。

他一路上走路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别人碰到他心爱的宝贝。

见到熟人就按铃铛,仿佛在告诉他们:“我在前面,别撞到我!”他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他就这样抱着他的宝贝,战战兢兢地去往教授家。

不能怪他啊~

这会这些老古董,真的是他的命根子,就指望它们过活了,

李子航,最近几个月,努力地工作,翻译外语文章、饭店打杂、外语补课,上街打边鼓,学着破烂候,收古董,利用差价赚了一些钱,才攒下了买这笔古董的钱。

口袋里再不入账,他下半月要喝西北风了。

就饭店管的那两顿饭,最多能保证他不饿死。其他的也别想了。

教授离他住的也不算远,不到五公里路。

教授跟他住的地方都属于南城区,“歪”胡同儿。

这片胡同,西起新修的前门东路,东至后改的祈年大街。

北到前三门一带,南边儿是两广路。

路过鲜鱼口那块,骑个自行车都不得不下车推着走,街道上,那场面跟赶集似的。

还有评剧院,门口橱窗里的剧照让人流连忘返。

路过一家四九城有名的澡堂子。

里面全是街坊四邻,“毫无保留”的泡在池子里谈天说地,甭提多热闹了。

草厂和长巷一带胡同的走向,形成了四九城极少见的有规则的扇形街巷。

如今的三里河,河蜿蜒曲折、水穿街巷的南城味道!

这两年,随着三里河绿化景观完工,一个崭新的三里河亮相在四九城南城区。

那种暖暖深巷、依依炊烟的感觉依旧弥漫在这里老街坊们身上。

一路上小心翼翼的总算到了,教授家。

李子航提着东西站在门口。

敲了敲门,没一会,里面传来一个女人声。

“来了~”

随着女人的开门,李子航也直接说明来意。

女人站在门口,看着李子航说道。

“小同志,你看这么不凑巧。我家那位最近出去做,学术交流了。”

“可能最少要半个月才能回来。”

李子航一听这话,心里瞬间失落了起来。

但是脸上依然保持原样,客气的跟教授媳妇道别。

这会,他哪还能等半个月。

骑着车,先到琉璃厂。

卖一件东西再说,饿肚子的滋味他可不想再尝试。

又是一路小心翼翼的来到,琉璃厂文物商店。

找到一家专门收瓷器的店。

进门就被认了出来。

里面的一个工作人员乐呵的说道。

“呦呵~”

“这不是航少爷嘛?”

“您这玩的哪出?”

那名工作人员,又上下打量了一眼李子航。

又接着说道。

“您这模样,是在玩体验生活了?”

李子航哪有心情跟他逗闷子。

“张哥,您别拿我开涮了。把王师傅叫出来。”

“我这有件东西要出售。”

被李子航叫张哥的是,琉璃厂专做瓷器店的工作人员。

本名张一眼。以前没合营前,是这家店打边鼓的收货的伙计。

后来混出名堂了,给自己改名叫一眼。意思就是他一眼认准的东西,绝对是宝贝。

“您这以往,都是跟搬家似的,从店里往家里买东西。”

“您还需要,出售东西?”

跟熟人做买卖,就这点不好。

废话忒多,上门先不问东西。

八卦一圈才做买卖。

李子航无心扯皮。

“张哥,您再这样,我扭头就走。”

张一眼看见李子航要走的模样,赶紧上前留人。

“小爷,你这么急干嘛。”

“您先坐会,我给您上壶茶,再上盘,点心您坐会。”

要不是李子航以前,是这家店铺的大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