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绝不能拿子嗣去抬她的身份(1 / 2)

锦鸢见小喜回来后面上神色并无异样。

不曾邀功,也不曾透露郡主的只字片言,是个嘴严的,也知道这些都是娘娘跟前的规矩。

自己畏惧赵非荀的喜怒不定,不敢向他讨避子汤。

她心存侥幸,却也为此害怕。

小喜是娘娘跟前的人,今后几日在帐子里侍候,只要赵非荀与自己同房,避子汤一事就瞒不过去,或许,还会让娘娘以为,是她起了怀孕生子的心思。

她叫来小喜,说出自己的担忧。

一是借着小喜的口,向娘娘表明她觉悟他心。

二也是,若能求来避子汤更好。

“这次秋猎出行匆忙,原常吃的药也因忙乱忘记带出来了,”她拉着小喜,让她坐下来,声音也放低了些,“总归是大公子没有娶正头大娘子,我不敢违这个规矩…大公子事忙,奴婢不敢拿这事去令大公子费神。”锦鸢说得面红,眼神有些哀求地看她,“不知有什么法子,能使了银子买来药吃。”

锦鸢说得脸红,小喜听得坦然。

她略作一想,很快有了决断,“姑娘不必着急,这也不妨事,奴婢再去走一趟就是。”

锦鸢听她应下,心口骤然一松。

“多谢你!”看着小喜就要出门去,她拦了下,从自己的妆奁盒里拿出一小锭银子,用帕子裹了塞到小喜手中去,“买药少不了要使银子,若有不够的,我再添上。”

小喜微笑着收下,道声姑娘客气了。

匆匆出门去。

小喜一路走到禾阳郡主的帐子里,她先禀报了是锦姑娘的事情,芳菲不敢擅作主张,带着小喜去见了吉量。

“怎么又来了?”吉量一见又是她来,想着是不是马场的事情还有什么后续,想了想,将她拉到帐子外去,才仔细问她:“娘娘已经歇下了,有什么事你先同我说。”

娘娘方才被乔女气狠了。

她也不愿再拿这些龌龊事去刺娘娘的心。

小喜先利落的福了福身,口齿伶俐的将锦鸢的话原样学了一遍,末了才补上一句:“奴婢见姑娘实在忧心,像是因这事有几日没睡好了,斗胆应了下来,想问姑姑讨个主意示下。”

小喜虽是规矩不错的,但到底还是年纪小。

吉量听了这些话后,想的便更多了些。

清竹苑里有姚嬷嬷站着,避子汤这等大事,岂会轻易就‘忘了’。

除非是大公子暗许——

想让这丫鬟凭气运,若怀上,也好抬抬身份。

若怀不上,那也是她的命。

可偏大公子没想到,这个丫鬟却是个胆小、守规矩的。

吉量沉吟一声,道:“小喜先站站,我进去问过娘娘再说。”

吉量进去后,向禾阳禀了这件事。

禾阳颔首,“是个谨慎小心的,可见是把规矩学进了心里去,荀哥儿身边放这么一个人,我也能放心些。但总吃那些药到底伤身,荀哥儿…”禾阳叹了声,声音低了声,眉间拢着份愁思,荀哥儿疼人,想要抬举人可以,但如今赵家这个局面,绝不能拿子嗣去抬举丫鬟成主子,“你去,取我的令牌找随行来的方太医,请他开个妥帖的药丸方子,制好后一并给她收下。”

“娘娘仁善。只是若大公子问起,成了娘娘赐药下去,怕是不好……”吉量的言语间有些担忧。

禾阳阖眼,像是不在意这一点。

“他那丫鬟今日受了惊,我赐了安神的药丸,有何问题。”郡主像是累了,语气也愈发惫懒,“荀哥儿是个有主见的,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因此事来问我,不然——”她笑了下,“他便不会向我来要丫鬟。”

吉量恍悟,“是奴婢愚钝了。”

吉量得了准话,见郡主想要小憩,悄悄退了出去,拿着郡主的令牌,领着小喜亲自去寻太医,又找了个办事妥帖嘴严的侍卫,命小喜跟着同去办事。

因这事倒是累了吉量跑了一圈。

她是娘娘跟前得脸的姑姑,自然也有一个自己的小帐子,才坐下喝了半口茶,芳菲就来寻她,附耳轻声说了句娘娘不大好。

吉量哪敢再歇,打起精神又往前头去了。

进了帐子绕过屏风,她看见娘娘侧着身闭眼落泪,双手拢在腹上,无声地哭着。

吉量心中大疼,也跟着红了眼眶,跪在美人榻边上,低声哄劝着:“娘娘…小姐,您身子本就不大好,这几日赶路劳累,更不该这么伤心落泪。”

禾阳闭着眼,眼泪打湿的眼睫湿漉。

她掀唇,满口苦涩:“我这辈子…注定子女缘薄了…”

不能再生育是禾阳心底无人敢揭的伤疤。

这些年,荀哥儿几乎不曾令她操心,她便将满腔母爱倾注在乔樱儿身上,将她当做亲生女儿抚养,可今日,她才意识到,乔樱儿终究不是从她肚子里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