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大聪明阿头木(1 / 2)

“什什么办法?”

“呕”

阿头木晕船晕的厉害,刚站起来,船又晃了几下,他忍不住又一泻千里。

看到几个金军将领胃里也是翻江倒海。

“回禀将军,末将问了附近有经验的渔民。”

“他们在海风季为了保持渔船的平稳,会把大量的渔船用锁链给捆起来,这样就可以用有效地避免风浪了。”

“他们还说了,我们的船大,只要把船帆收起来,用铁链连起来,在这种大船上就跟在陆地上走一样平稳。”

上岸去询问渔民的金军将领强忍着胃里的不适,向阿头木禀报道。

“这么简单?可靠吗?”

阿头木觉得这个办法过于简单了,有点不敢相信。

“那些渔民说的这个办法立竿见影。”

“他们说三百年前,有个姓陈的将军就是这样在水里扎寨的,船上还可以跑马呢。”

金军将领兴致勃勃地说道。

“那死马当做活马医吧,你们去试试呕”

阿头木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又吐了。

那几个金军将领立刻屏住呼吸快步走出船舱。

当他们出了船舱刚准备酣畅淋漓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时候,发现甲板上也到处都是恶心的呕吐物。

“别躺着了,都起来干活!”

这些将领顿时火冒三丈,把横七竖八躺在甲板上的士兵全部喊了起来,让他们开始拉铁索。

经过好几个时辰的努力,海湾里的数百艘战船全部都被铁索连成了一片,相当于形成了一艘超级大的船。

果然这样一来,船的晃动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阿头木在士兵的搀扶下走出船舱,看到这个铁索连舟的办法真的是立竿见影。

他还颇为自得地说道:“夏族的水师在海上折腾了几百年,恐怕都不知道这个抵抗的风浪的好办法,我真是太聪明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感叹的时候,李宝的船队已经距离他们只有数十里了。

“总兵大人,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再行驶五十余里就到了金军水师驻扎的港湾。”

李宝的部将用罗盘指着一个方向,对李宝大声地喊道。

海上风浪太大了,耳边都是呼呼的风声,他们说话必须吼着说,不然听不见。

“这几天我们折损了多少船?”

李宝面色凝重地问道。

这几天他们冒着狂风暴雨来突袭金军水师,他的金陵水师也有不少损失。

“总兵大人,这几天我们一共损失了八艘战船和十二艘小船。”

部将说着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因为风浪太大,加上是晚上暴雨,这些船上的弟兄我们一个都没救起来。”

“他娘的,这全都是那帮狗日的金族人害的,要不是他们南下入侵我大夏,哪里会出这档子事?”

李宝愤怒地拍了一下船舷,厉声吼道:“今天必须让这群蛮夷付出代价!”

“传令下去,张满帆,全速朝金军水师驻扎的海湾进发!”

随着旗舰上的冲锋的号角声响起,金陵水师所有战船都扬起满帆,朝海城港湾进发。

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如此,此时海面上刚好吹起东南风,所有战船的船帆都被吹的呼呼作响。

这些体积巨大的战船就像安装上了发动机一样,飞快地朝海城港湾驶去。

几个时辰后,天色已暗,金军水师的战船上亮起了灯火,从海上看去就像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市一般。

自从连舟成桥后,金军士兵总算是从晕船里缓了过来。

他们成群地在甲板上,在船舱里大口地吃着酒肉。

阿头木也没有管他们,觉得刚好趁这个时候休整一下,等待海风季结束,他们就要去沪城跟南方水师真刀真枪的干了。

“将军,有了这个连舟成桥的办法,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晕船和大风大浪了。”

金军将领对于这个抵御晕船的方法颇为得意。

“可按理说夏族的渔民都知道这种方式可以用来抵御风浪和晕船,为什么没听说夏族的水师用过呢?”

突然有个金族将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嗐,你们可能不了解夏族人。”

“但我了解的很,之前三山关的总兵尤琼,一直都是我负责联络,我经常乔装打扮去三山关。”

“在那里我接触了不少夏族的将军和官员,这些人打仗没一个行的,邀功起内讧倒是在行的很。”

在阿头木的心里,夏族的将领都是酒囊饭袋,没有一个能打的。

“将军所言极是,我敬将军一杯。”

阿头木的部将很适时宜端起酒杯向他敬酒。

阿头木也跟给面子,大大咧咧地端起酒碗:“你们跟着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