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一章 黄河屯战役(1 / 3)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623 字 1个月前

沙俄的军队来的非常快,以至于守备队这边的工事都还没有修好。

“墨鱼号”已经离开,它本来就是运输船,不可能跟炮艇1样守在这里,那样的话,也就太浪费了。

而且华族现在的运输任务非常紧张,董良恨不得将南方的积累的粮草、军火全都搬到北方来。

这里的物资实在是太匮乏了。

要想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至少还要35年的时间。

穆丹身受重伤,被安排到庙街去救治,黑龙江城这里没有条件救治他的外伤。

他手下的兵马却留了下来,还能够战斗的差不多有1千骑兵。

这些人都自愿接受护卫军的指挥。

几个骑兵小队被康启高派去侦察沙俄人的动向,这个时候有1支小队前来报告道:“高队,罗刹鬼来了。”

康启高放下手中的行军铲,看向东北方向。这个时候还什么都看不到。

他赶忙下令战士们暂时停下来,先休息1下。

江边的战壕还没有完全修好,只有齐胸深,勉强够用。

他手下的士兵只有1个守备大队5百人,还有1支民兵大队,将近5百人。加上1千清军残兵,勉强也有两千人。

但是在战斗力上肯定比不上身经百战的沙俄哥萨克骑兵。

守备队其实还好,不管怎么样,手中用的还是栓动步枪,就是缺少重火力,1挺暴风雨机枪就是整个大队的宝贝疙瘩。

康启高心中的担心,主要还是出于谨慎,黑龙江现在是护卫军的交通命脉。

远东地区的两大主力,远东支队和骑兵支队都在上游,他们需要的物资只能通过黑龙江水运补充。

要是被沙俄人占领了这条水路,后果不堪设想。

他们这些守备队全都归属于远东支队管辖。但是支队司令欧宗安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前线。

漫长的黑龙江,他无暇顾及,也管不过来。

因此担子全都压到了康启高这些基层的指挥官身上。

康启高深吸1口气,又缓缓呼出,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对民兵队长李广道:“李广,你跟飞将军的名字1样,以后也是做将军的料,现在我要你守住右侧的阵地,那里是沙俄人绕到江边的必经之路,不过你们的阵地居高临下,防守起来应该不难。沙俄人要是想抄我们的后路肯定要从你们那里走。”

李广1脸严肃认真地听着康队的命令,这是真正的战争。

他们这支民兵队原本只是过来辅助作战的,主要的任务还维护城防,甚至还要开垦土地。但是他们1开始就进入了战斗状态。

打仗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尤其是很多人还是第1次参加战斗。

看到残酷的战场,他们的心中会紧张、胆怯,看到血腥的场面,他们的胃里面会翻江倒海地难受。

“队长,您放心,人在阵地在,我们民兵大队也是打过仗、见过血的。那些罗刹鬼中了枪也会跟普通人1样倒地,没什么好怕的。”李广倒是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父亲只是1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非常喜欢听评书,因此帮他起了李广这个名字,既好写,又好记,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期望。

农民的儿子怎么就不能做将军呢。

他李广现在怎么说也管着5百号人,在古代大小也算是个将军吧。

在距离江岸两千米外的1处路口,沙俄军队的主力也赶到了这里。

瓦西里耶夫上尉成了向导。

上次从江边撤退,让瓦西鲁耶夫上尉回去之后1直被同僚们嘲笑,他的手下也是这样,沙俄骑兵嘲笑他们竟然被清国人打败了。

瓦西鲁耶夫想要驳斥他们,清国人会有大轮船吗?清国人会有精密的火枪吗?

不过这支骑兵旅的旅长奥斯捷尔曼上校选择相信他,他表扬了瓦西里耶夫的谨慎。同时认真听取了他的汇报。

奥斯捷尔曼上校比这些士兵们知道的要多。穆拉维约夫撤退到雅库茨克之后并没有将自己惨败的消息公之于众。

换做任何1个人都不会这么做。沙俄在西伯利亚和远东的扩张从来都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敌人。

吃进沙俄肚子里的领土也从来不会吐出来的。

但是这1次沙俄直接后退了上千公里,将好不容易开拓出来的黑龙江流域给丢了。

奥斯捷尔曼上校是这支哥萨克骑兵的指挥官,因此他得到穆拉维约夫总督的单独召见,同时也从穆拉维约夫总督那里知道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情报。

总结起来就是,这股敌人不好对付,必须要慎重。

但是他们既然出击了就是为了去打击对方,黑龙江城这里是最好的渡口,控制了这里就能够将这条江给截断。

假如放弃这里,奥斯捷尔曼只能带着人沿着江北岸向下游沿着6路前进,这样的话速度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