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 / 2)

画二叔道:“我们是儒修,侍弄灵草灵药只有灵修能做到,我们修不了春雨术,御不了水,还是交给万仙门罢,我可以与仙门多争取一些好处。”

画灵儿嘟囔着嘴儿,“二叔忘了,我也有灵根。”

“哦。”画二叔想到了,“成,我与掌门讨两部灵修功法来,他会答应。”

*

苏真赶到城外凉亭时,雪姮、棋王二人还在各自看戏,看得津津有味。

雪姮道:“回来了?”

离了武盟城,一行三人回转北方。

经过辽国百贤庄时,苏真停下了脚步。

雪姮问:“又想指点百贤庄工匠们的制造技艺?”

棋王道:“我们先回姑留城,你早些回来,别在外头逗留太久。”

“师父,我给万仙门留了批一至八阶的草药幼苗。”

“为师相信你。”

这孩子本性良善,又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棋王道:“早些回来,跟先生学棋艺。”

“好。”

雪姮、棋王结伴离开,后人各有一件影音法宝,往后的日子有超了,影音法宝只需灵石就能启动,想看哪部戏剧就点哪一部。

苏真去了仙女湖盐场,仙女湖畔立了一个足有三丈高的石像,照着她的模样塑造,辽国的仙女湖精盐售得极好,从齐国赚了不少银钱、粮食回来。

她漫步在仙女湖畔,进入制盐坊后,后头跟了两名盐官,一脸的小心翼翼。在齐国那边的事已经传回来,辽国上下觉得齐国人卑鄙无耻,为了诬蔑他们辽国的守护仙人,居然非说疏真仙人是嘉兴公主。

因着这事,辽国太后、皇帝遣丞相、大学士写国书表示不满,说这是公然欺辱他们的护国仙人。

“辽国现下就只有这一处精盐坊?”

盐坊官员答道:“还有两处,一处在北海,一处在都城盐湖畔,辽国的精盐细腻如雪,味道正,口感好,现下在齐国、西梁、大理都卖得很好。”

“这样能兴国富民,北方雪山尽头有齐辽两国加起来五六倍大小的大昭皇朝,我准备建立通往大昭皇朝的通道,让辽国的修士将精盐、皮鞋、皮靴带到那里去。凡人要到那里,路上就得走十年,太远了!也只有修士能抵达。”

比齐辽两国加起来还有数倍的大昭皇朝,这是他们第一次听到这名字。

苏真道:“大昭皇朝有守护仙人十八人,我师父更是仙界地位尊崇的仙君,可辽国守护仙人太少了,需要飞升更多的仙人才行。”

她觉得自己与两国凡间官员说这些,总有几分怪异。

“你们下去吧,我在周围走走,琢磨如何建立辽国与大昭之间的通道,数万里之遥……”

官员应声,恭敬地退了下去。

苏真放开神识,以前都是黑盐,现在是精细的白盐,会不会诞生出精盐元珠?又或是精盐灵晶,这方天地很奇怪,只要生出以前没有的东西,就能诞生出新的异宝。

她到了制盐坊,在熬盐工坊一带转了一圈,盐元珠、盐灵晶真的出现了,只是现下是白日,她不能出手。

与工人们说话、闲聊,这些工人都是附近迁移过来的游牧民,因为这里建了盐坊,家里的壮年汉子便在附近建立了村落居住,妻子们有的去百贤城寻找活计,或进入了制鞋坊,或是纺织坊里做女工。

大人们做工,家里有老人看着孩子,得了银钱回家,就能买到粮食。

百贤镇建得越来越大,而周围的村落也跟着多了起来,有的村子专种粮食,还有的村子擅长养殖,各有特点,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家家户户都照着仙子绘制的房屋建造图,建造房屋,屋子里暖和又舒服。

入夜后,外头静谧无声。

苏真出了屋子,进入熬盐坊,将白日发现的盐灵晶、盐元珠取了出来,整个过程未惊动任何人。

第二日便在百贤山庄里走动,从果园、菜园到农庄,听老农说自己培育出多少号麦种,培育出多少号棉花等等,这都是来邀功的。

苏真大方地给了少则二百两,多则一千两银子的赏赐。

听了一天的农业经后,苏真感慨良多,当初指点了几句,老农们就奉为圣旨,付出十二万分的努力,现在的老农将哪里适合哪种麦子都研究得透透的,还摸熟了不同麦种适合的区域与时令。

到了夜里,苏真从农庄里取走八块木灵晶,其间更有两块木元晶,她留下一块,据她观察,木元晶还会再诞生。

第三日白天,她在制鞋坊、纺织坊走动,纺织坊里没收获,但制鞋坊里并没有异样,改进的纺机是岳阳百贤庄里弄出来的,而制鞋坊没有特殊灵力生成,只能说明,这方天地有相应的皮鞋、皮靴出现。

第四日白天,皇子巴彦过来了,同来的还有两个金丹修士、一个筑基期的美貌少女。

几人见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