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敌情(1 / 2)

大魏风华 东有扶苏 1019 字 25天前

二月初三,因为一直赶路而显得越发破旧的马车停在了宣城的城门前。

到了这里,再往南走,便进了两浙地界,大概是由于叛军已经攻打了这里好几次的缘故,对比起苏南这里显得更为破败,城外的广阔土地上甚至还插着残破的武器,被血液浸透的泥土呈现出极深的黑色。

官道上没有什么百姓,想来也是,被祸害到这种地步,如果有能力离开的,想必早就已经去其他地方讨一条活路,自然没什么人会来这座随时可能被攻打的城池。

所以当一辆被两匹老马拉着,有些破旧的马车晃晃悠悠地驶向城门时,好几个当值的士卒一开始都没有反应过来,片刻后一个士卒下意识上前准备盘问,然后便在看见车夫手里的印信之后果断放行。

于是马车便在一队队巡逻士卒诧异的目光中停在县衙前。

掀起车帘,依然是黑色儒衫书生打扮的顾怀走下马车,在一个士卒的带领下绕过县衙大堂,然后便看到了在桌前审阅军情的赵轩。

一别三月,当初在京城吊儿郎当的二皇子殿下看起来沉稳了不少,听见身后的脚步声,他放下手里的文书,看了一眼,有些意外:“到这么早?我还以为要打到两浙了才能看到你。”

顾怀在一旁坐下,果然这家伙一开口就是阴阳怪气,自己刚才中了什么邪才觉得他变沉稳了?

“有些事情耽搁了。”

“倒也不算太晚,赶得上好戏开场,”赵轩摆了摆手,自然有下人送上茶水,“再往南五十里,就能和那些反贼迎头撞上,估计开战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顾怀皱了皱眉头:“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言外之意无非就是那帮邪教徒如果跑过来玩命把你逮了,那就真的有大乐子看了。

在京城时他和赵轩也相处了很多时日,知道这个在争皇帝位置的二皇子到底是个什么德性,所以言语里自然少了敬畏,而赵轩也不是在乎这些的性子,听见顾怀这么问,他笑了起来:

“其实现在真不怕他们玩命,反而怕他们不来。”

没有丝毫的寒暄,直入主题地开始讨论起眼下的局面。

“怎么?”

赵轩拿过一张地图,放在桌上,在广德、宁国、旌德三个地方点了点:“京城里一直在说这帮反贼不足为惧,真正的大敌在北方,地方将领平叛无功,只是因为他们废物--然而真正到了这里,我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这三个地方,已经被反贼经营了快一年,虽然说不上铁桶一块,但要打进去,真挺不容易。”

顾怀顺着他的手指看了看,脸色也难看了起来。

两浙临海,白莲教几乎占了两浙全境,来自朝廷的平叛军队只有可能通过两条路线进入两浙,一是苏南,二便是眼下的宣城一线,而赵轩刚才指的三座城池,可以依托北边的太湖,彻底把整个两浙化作国中之国,防住朝廷大军。

难怪当初白莲教那般拼命想要打下苏南,一旦让他们打下苏州,依托长江,到时候不仅是两浙,整个江南都要糜烂一片。

而碰巧当初这帮人往苏南进军,就是被顾怀给打回来的,大概是意识到朝廷的平叛力度很快便要加强,所以这帮邪教徒很理智地放弃了苏南,开始经营两浙的外围防线,才造成了眼下的僵持局面。

“坏消息还不止这些,”赵轩幽幽开口,“光是这帮反贼没有像以往那样拼命打地盘,反而占据两浙开始当土皇帝也就罢了,我在带禁军进宣城前,便向各处城池下了军令,让他们进军施压,同时配合进攻,你猜有多少人打着出工不出力的算盘?他们依然觉得这些反贼早晚会被按下去,跟北边比起来不算什么大事,而平叛的功劳只有那么些,晚点出力,自然好捞最大的。”

顾怀摇了摇头:“大辽那边最后是什么局面还不好说,但两浙这边再不管,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而且有探子传消息回来,这帮反贼打算建国了,”赵轩看了顾怀一眼,“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造反了两年,占据了两浙,朝廷不仅没平叛成功,反而还让这些反贼在江南建起了国中之国,这事一出来,大魏最后的那点脸面就真的要被按在地上踩了。

“有多少天雷?”

“不多,真的不多,”赵轩叹了口气,“所有人都觉得,跟北边比起来,两浙真的不算什么大事,再怎么拼命造,也要送去北方应对大辽,所以我们在京城说的那种天雷开道炸一遍的法子行不通了,眼下只能带兵硬打。”

“有多少兵力?”

“禁军四万,周边守军加起来大概三万,而且还要留一部分防守城池,至于反贼的兵力,实在是不太好算,但一定会比朝廷的兵力多。”

书房里一时沉默下来,顾怀明白赵轩的意思,跟着白莲教揭竿而起的百姓实在太多,这些人虽然没经过训练,但提起武器也能砍人,这场平叛双方的兵力可能真的不太能比。

但想到这里总觉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