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商队遇险(1 / 3)

商队的情况颇为壮观。他们的人数不少,粗略估计至少有五十余人,每个人都身强体壮,能够适应长途跋涉的辛劳。队伍中不仅有健壮的商人,还有负责保护商队的护卫,表面上他们嘻嘻哈哈,但一个个身材健硕,目光犀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就如刚才林九歌出现时他们的表现。

“彪哥,前面就是云阳城,到了之后我们喝一杯?”

“你是想喝一杯还是去找姑娘喝一杯?”

“有冲突吗?”

“没冲突吗?”

“那你去不去啊?”

“去啊,主要是我也有点渴了。”

……

马车摇摇晃晃,林九歌边听他们谈论的话题,边暗暗记住路线,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多月来的疲倦,让他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再醒来的时候,车队已经停下来生火停歇了。林九歌起身下车,正好看见中年商人坐在火堆旁边向他招手,他便走了过去。

“小伙子醒了?”大叔递给他一个馒头和一块肉干“饿了先吃点东西,不够还用。”

“谢了,大叔” 林九歌十分感动,不知道多久没见过这么白这么嫩的馒头,“大叔,还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

“老夫姓张,比你大了不少,你不嫌弃的话可以喊一声张伯。”张伯的神情比白天柔和了不少,可能是因为看见林九歌敢毫无防备地睡觉,觉得他应该不是哪个势力派来麻痹他们的探子。

“好的,张伯。”本来林九歌想问他们这批货要运去哪里,但转念一想有些交浅言深了,人家觉得他起了什么不该有的想法就把路走窄了。

“张伯,我想请问一下,云阳城是属于……”林九歌有些吞吞吐吐, 本来他想直接问,云阳城是属于哪个皇朝,但从逻辑上这讲不通啊。

这就相当于你拿着一个华夏的城市名问一个华夏人,这个地方属于华夏吗?这不奇怪吗?

以前那些小说主角为啥可以问得这么理直气壮的呀?被问的人还一副“既然你诚心诚意地问了,我就大发慈悲向你介绍”的自豪样子开始科普,这真是无力吐槽。

果然,张伯没有回答林九歌,反而问他:“小伙子,你应该不是我们赵国人吧?你为何一个人从风华林海走出来?你的父母呢?”

赵国?风华林海?林九歌贫乏的历史知识中只有一个被秦灭的赵国,再多的就想不起来,没办法,如果他是高三那年穿过来,起码能多想起几个赵国。可惜他穿过来的时候,都已经当了几年社畜。但风华林海,这真的触及了他的知识盲区。

“张伯,其实我在那个森林呆了挺长时间了。”这里林九歌耍了个小小的心眼,因为关于他的来历他无法解释,但是说谎的话瞒不过明显是人精的张伯,只能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让张伯自己脑补。“在那个森林我很长时间都是迷迷糊糊,至于父母,我们已经很久没见了,可以说已经是分隔两世了。”

听完林九歌一脸悲伤地用春秋笔法描述了一下破庙的生活之后,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年幼孩子由于仇家追杀躲进风华林海,然后双双意外去世,就剩一个孤儿艰难求活多年最终走出森林的故事被张伯和附近倾听的商队成员们脑补了出来,众人纷纷陷入了沉默。这时候张伯旁边的一个大汉拍了一下林九歌的肩膀,安慰道:“小兄弟,没事哈,既然活下来了就好好活着。既然你加入了我们的商队,就安心待着吧。我们会带你前往云阳城,那里人多热闹,说不定能找到仙缘,让你报仇雪恨。”

林九歌有点懵,不是大哥,我发生啥了要报仇雪恨?还有 xianyuan是啥?这读音我能听懂但这两字是哪两个字啊?跟仙贝差不多吗?

“好了,时间不早了,李铁柱安排轮值守夜,其余人早点休息吧。”看见林九歌神情懵懵,张伯以为他是吃饱犯困,对着刚刚拍林九歌肩膀的大汉吩咐道。

可能是睡了一个下午,林九歌还是很精神,他躺在下午的货车,盖着张伯吩咐下人拿给他的毯子,看着晴朗的星空,星河灿烂。“以前倒是看不到这样的星空,那句很装逼的诗句是什么来着?”他扫视了一下周围,他这里是个避风的角落,没人看得见他。

开机。说起来也怪,即使平时会关机省电,但都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手机还是有60的电量,难道被劈了一下还扩容了?“小逼崽子同学,能搜索云阳城和风华林海的信息吗?”

“没有相关信息,已为你添加相关词条。”果然没有信息,但是添加相关词条是什么意思?算了,懒得纠结,果然躺着玩手机就会容易犯困,困意涌上头的林九歌打了个哈欠,对了,他刚刚想问啥来着?不管了随手把手机塞入怀里,林九歌进入了梦乡。

只是他没注意到的是,他怀里的手机突然亮屏,弹出一个对话框:“你问的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吗?”

“闭嘴,关机”。

“如果你想关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