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菜就多练(1 / 2)

宋徽之若有所思地看向吴妨。

尽管他不愿意怀疑吴兄,但林羽说的话,仔细琢磨,好像有一定的道理。

而跟在宋徽之旁边的执笔与执墨,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愤怒。

公子心性纯良,自然无法明白吴妨的伎俩。

这位林公子倒是眼明心亮,还敢直言直语地点明问题所在。

如今让吴妨陷入两难,也算是借林公子之手,给吴妨一点小小的教训。

“林羽,你不要血口喷人!”

向来周旋在权贵子弟之间的吴妨,还是第一次碰到林羽这种看破即说破的情况。

他没打算亲自出面与林羽较量,可眼下为了证明,他对宋徽之不是利用,只能装作愤怒的接受了林羽的挑战。

“在我心里,宋兄堪当世间第一才子,林羽你确实不配亲自与宋兄比试,便由我代劳吧。”

“吴兄,我没想与林公子比试,只是想让他按规矩写篇诗。”

宋徽之第一次反驳了吴妨说的话。

毕竟林羽只是前朝童生,还自称生意人,而吴妨是实打实的秀才。

他让林羽作诗,只是想知道郡主是否因才华看重林羽。

真和林羽比试的话,不仅太掉价,还有欺负人的嫌疑。

“宋兄,我知道你为人良善,不喜与人结怨,可林羽之前曾向吴家下过战书,方才又刻意离间你我感情,我咽不下这口气。”

吴妨上前一步,站在宋徽之的面前,指着他刚才递交的那卷画轴。

“既然林羽你敢向吴家挑战,我就敢接受,只要你写的诗能够与我上交的水平相当,这门你随便进,让我亲自赶马带你进去都行!”

在吴妨看来,林羽之前故意挑唆他与宋徽之相争。

一定是由于没有做好写诗的准备,再加上管家说过他有秀才功名。

身为童生的林羽有自知之明,这才想祸水东引,然后蒙混过关。

“题目你随便选,谁优谁劣就由管家和宋兄来评判,你意下如何?”

吴妨对于林羽,能够从其父制糕点中,得到制糖的配方这一点,很佩服林羽的奇思妙想。

但诗词一道和制糖生产不同,它除了靠天赋还有积累。

像林羽这种平民出身的科考学子,忙着死记硬背每年考题重点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能敌得过权贵子弟对诗词一道的浸淫。

“《春光》:赤橙黄绿蓝,花草映碧天。春江戏暖鸭,雨后生芦芽。”

林羽先将吴妨做的这首打油诗念完。

写雨后春光,万生在彩虹下生长的景象,借花草鸭江与蓝天,来配赤橙黄绿蓝的春光,倒也算生动有趣,相得益彰。

只是比起宋徽之的那首豪迈的诗来看,还是菜。

“林羽,让你做诗,你念我的诗,是放弃了自己思考吗?”

对。

林羽还真没打算思考。

因为在他脑子里,写春的诗可太多了。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念完这首诗,林羽朝着宋徽之和管家拱手一拜,伸手将挡路的吴妨一把推开,对着乘风招了招手。

“走吧。”

根本不需要别人评定结果。

林羽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那是相当自信。

而吴妨在自言自语,重复了一遍林羽刚才所作的诗后,脸色顿时铁青,不敢置信地怒视着林羽。

不可能!

林羽怎么可能出口成章,写出这么好的诗作来?!

“吴妨公子,承让了,车上有好酒,就不让你牵了,免得碎了让你赔。”

林羽礼数周全地作了一揖,跳上马车,往偏门而去。

吴妨看到他这般得意的姿态,恨得牙根直痒痒,却不敢再出声阻拦。

骨碌骨碌。

直到两辆马车从身边驶过,载着酒坛的牛车慢悠悠地带来一阵扑鼻的酒香。

宋徽之才从《春晓》描绘的景象里,回到现实中来。

但耳边似乎还有清脆的鸟鸣,叽叽喳喳地叫着春天,鼻尖似有花香萦绕,那是雨后落花的味道。

“同样是雨后春色,短短二十字,还道出了春困之意,借景抒情,甚妙甚妙!”

宋徽之打开折扇,挡住自己打哈欠的春困表现。

心里对林羽的印象,有所改观。

能够写出这样有趣的诗,想来林羽也是一个有趣的人。

最重要的是,林羽是为了和吴兄比试,特意挑的同样的题目,说明不是提前准备的。

“吴兄,依我看来,林公子的才华,可能不在我之下。”

“宋兄过谦了,林羽他张嘴就来,说明一早就准备好了这首诗,等着当场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