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三怨种闯晋北(1 / 3)

安北城内,城南方向,由多座宅楼与庭院组合的叶府正坐落于此。

叶家大宅修缮精致,规模宏伟,无论是高耸宽敞的大宅门还是门楣上雕刻的精美花纹,无不显露着叶府的庄重与华丽。

两侧种满参天大树与花草的庭院里,设有四方观赏的亭台,地面上的青石板路还泛着鲜艳的亮光,竟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雅致之感。

正前方的亭台内,一身穿素衣,身材挺拔的中年男子正背手沉思,在他边上另站着两个身影,望向他时态度显得十分恭敬。

“听说那位入晋的钦差大人在安北露面了?”中年男子的声音极具磁性,说话时腔调很是平缓,给人一种遇事不惊的沉稳之感。

此人,便是现今晋北第一名派星象派的创派人——叶世安。

叶世安身材挺拔,姿体健硕,虽已是不惑之年,但端正的五官放在人群里还是格外出挑的;尤其是他那双深沉如水的眼眸,让叶世安整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股沉稳的气质,使人很容易对他产生信赖感。

站在叶世安最近的年轻男子佝着身回禀道:“回门主话,那位钦差大人晌午进的城,已与官府的人碰上面了。”

稍作停顿后,他有些支支吾吾的继续道:“另,属下听说都司指挥使谢大人也回来了,且是与钦差大人同行而至的。”

闻听此言,叶世安身子一僵,瞳孔不受控制地微缩起来,“高丘呢?他没有与谢大人一同回来么?”

“据谢大人言,二公子是与他一同回的安北,然二公子玩兴大起,现仍没有归府的意思,今夜暂居于谢大人府中。”

“手底下的人见到老二了?”

“回门主话,派出查探消息的人曾在谢府中亲眼见过二公子,这消息应无错漏。”

得知次子在谢府留宿,叶世安暗松了口气,但一想到叶高丘平日里纨绔跋扈的作风,又忍不住皱起了眉,“这混账东西就不能改改轻佻的性子么?他若有他大哥一半,就够我省心的了。”

“钦差既已入晋,最近还是避避风头为上,最近这段时间让派中弟子们都老实些。”

说罢,叶世安摆摆手,示意与他汇报的下属退下。

后者佝身点头示意,如浓墨浸夜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亭台之内,唯有叶世安与另一人站在原地,那人头戴面具,一袭黑衣,衣着装束上显得格外神秘,若不是偶有月光闪过,他怕是要与这黑夜融为一体。

叶世安走到栏前长长地舒了口气,揉眉发问道:“教中可有什么新的指示?”

头戴面具的男子声音沙哑的回道:“禀堂主话,教主本想让您继续加派甲胄与兵器,但在知晓大宣朝廷派遣钦差抵晋后,取消了这道指示,教主让属下给您带话,现大宣朝廷的走狗钦差入晋了,您需万事小心才是,星象派无论如何也是本教的分支,发展至今实属不易。”

闻言,叶世安陷入了沉默,半晌后,他才张嘴回应道:“替我谢过教主的关切,我知道该怎么做。”

装束神秘的男子在应下声后,转过身如同灵活的家猫般跳上屋檐,腾跃翻转后,消失在夜幕里;微弱灯光下,照出那人戴在脸上的面具,那是一张面状狰狞的青铜面具,侧面隐约能瞧见“日月”二字。

夜,越来越黑,寂静无声的黑暗中只能听见嗖嗖的风声,干站在亭内的叶世安陷入了沉思,不知怎的,他突然十分想念远行的长子,若是长子在家的话,定能为他这个做老子的分忧吧。

想到此处,叶世安朝外院扯着嗓子喊了起来,“来人!”

一身形略显肥胖的中年男子气喘吁吁地跑来,在看到叶世安那一刻时立马低下了头,毕恭毕敬地问询道:“回老爷,老奴来了。”

“让人去书房为我研墨,我要给大公子写封信。”说话间,叶世安迈步跨出了亭台,刚走没几步,他又突然转过身叮嘱道,“信一定要安全送入泉安,由大公子亲自拆封。”

老奴微微一愣,见自家老爷交代的如此慎重,他面色肃穆地点点头,“老奴明白了。”

……

与此同时,距安北府百里外的泉安府城内正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泉安虽与安北相距不远,然两地民风大不相同;民间有言:泉安府城类江南。光听这形容之语,就能窥见泉安城的风格与特点。

若有下过江南经历者置身于泉安城中,定会发现这泉安城的裝缮风格与江南非常类似,之所以有如此吊诡的现象也是有前因的。

昔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以江南为首的南境各省富得流油,这本没什么,但逢遇乱世便成了怀璧其罪;引起当时各方势力的劫掠盘剥,一时间南方各省流民不断,无数人选择了北迁避乱,其中有一大批江南原住民就逃到了晋北的泉安府安家。

因此这泉安府所居之民,大多是南人,且祖上都是正统的江南人,对于江南,他们这群北迁的南人是有着旧土情怀的,经过百年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