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罐头厂家属院(1 / 2)

收了钱,连晓敏没有急着走,她看了看面前的几人,琢磨了一下,说:“大姐,婶子,我还有棉被, 10斤的、8斤的双人大棉被都有,你们需要吗?”

两个姑娘和她们老娘,三人同时睁大了眼睛,一阵惊喜。尤其那个大婶,拉住连晓敏的胳膊热切的说:“要!你啥时候能拿来?”声音都带颤音儿了。

大婶心里这个激动啊,这下可好了,儿子结婚的东西终于置办全了,家家户户这谁结婚棉被都是重中之重不是?可上哪儿搞棉花去?

老头子在单位是个主任,连周末都不休,带着儿子还在加班检修机器,俩人都有工资,倒是不低,还有加班费,能攒下俩钱儿,可一年也见不着几两棉花票啊。

连晓敏说:“姐,婶子,还有个事儿,想和你们商量,你看,要是能帮我再找几个可靠的邻居,看谁还需要棉被,我可以今天晚上天黑后7点钟吧,一起给你们拿来。也不是白帮忙,我到时候送你家两个带双喜字的搪瓷盆。”

大婶听了,一个劲的说行,还说肯定会找最可靠的老邻居去问,现在家家户户谁不需要棉花棉被呀,上哪儿找去呀!棉被里的棉花也可以拆出来一些,装进棉衣里补充上,冬天也暖和不少。

这不是赶上了吗?肯定不少人需要,自己也得个人情。

她连忙又问了问价格,自家也得买两条。

连晓敏说“ 10斤的棉被50元一条,8斤的棉被40元一条,军大衣55一件,到时候谁家要啥就带钱过来,七点钟来拿。”说着把压在背篓底下的一件军大衣拿出来,给她们看。

“哎呀,真不错。”那个带她回来的姑娘说,她心里想着给孩子他爸买一件正好,于是痛快地掏钱把这件直接留下了。

连晓敏还送给她一条蓝色的枕巾,对方高兴的收下,一边嘱咐她娘现在就去找关系最好的老邻居,去挨个问一下要不要棉被。

大婶支使小闺女给连晓敏倒碗热水,先在她家等一下,自己赶紧出门去了,说一会儿就回来,临走还拿上了闺女刚买的军大衣。

大概等了半个小时,大婶就兴冲冲的回来了,进屋关好了门,说:“姑娘我都给问了,一共要5条10斤的棉被, 9条八斤的棉被,加一起一共是14条被子,另外再加上我们家要的2条八斤的棉被,你记一下。”

连晓敏答应着:“好,我知道了,麻烦婶子了。”

大婶歇了口气继续说:“军大衣有6件,另外你那个羊毛线有黑的吗?要是有的话,老齐家说也给拿6斤,还有王大姐家也要棕色儿的毛线,要10斤,他家人多分一分就没了。”

连晓敏说:“行,都有,那我今晚上准时过来。”于是告辞离开。

出了罐头厂家属院,连晓敏看时间还早,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进了空间。

用两只脚走了那么多的路,还出货忙活了一天,都没空好好吃顿饭,只是中午吃了两个包子,到现在腹中空空。

她来到别墅的一楼,拿出饭菜吃了起来。

一边吃着她最爱的烧鹅腿饭,大概是太累了,心情有一丝低落和,心中窜出一种孤独感。

突然间有点怀念前世的现代生活,虽然只有一个人,但生活的也自在潇洒。

但那些事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曾经经常一个人去旅行,最喜欢的就是去港市吃美食,中环有一个巷子里开着一家老字号烧鹅店,每次她就专程去那家店,吃一个烧鹅腿饭。

其实好吃的烧鹅到处都有,她喜欢那一家的原因更多的是喜欢一种氛围,怀念一份比较个人的隐秘情感,就比如独自坐在店里那份心情,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记忆。

那个店很小,却开了很多年,里面总是放着90年代的粤语金曲。

天呐!念头一转,自己现在、此刻,可是来到了1968年,虽然不是同一个时空吧,但很多东西都是大差不差的嘛。她前世曾怀念的情调儿,成了未来!哈哈,有趣。

以后自己积累的财富更多起来,说不定可以去港市耍耍!亲眼见证时代的发展!

心里又美起来,低头多吃两口烧鹅。

来到异时空1968年的这一个月,连晓敏觉得东北这个地方人情厚重,过得也挺舒心的,可能也是因为还没跟更多的人深入来往。

她会慢慢地沉下心来,真正的融入这个时代的。

吃饱了以后,她又到卧室躺下,休息一会儿。定了闹钟,快晚上7点的时候起床。

出了空间,夜幕是最好的掩饰,连晓敏把早就准备好的三个大号麻丝袋子,先拿出一个,拎着去罐头厂家属院,一路上倒是一个人都没看见。

来到下午那个大婶家门前,看四下没人,她意念一动又拿出另外两个大袋子,都摆在地下,然后才轻轻敲了敲门。

有人开了门,正是那个家里的小姑娘。连晓敏往门里一看,嚯!好嘛,算上这家的母女仨,屋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