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太监密谋(1 / 2)

刘氏孤儿上集 公行健 1203 字 4个月前

当天深夜,在大太监的密室里面,大太监正在召集心腹太监一起议论收集到的最新情况。

“根据最新探报,今天晚上在刘府,刘官员与林将军和侯官员分别见了面。大家想想,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种情况?” 大太监阴森森地问道。

“这真的是天助大哥。今天晚上他们三人见面,就可以举报他们结党营私,图谋不轨,让其死无葬身之地。” 一个小太监阴阳怪气地笑着说。

“是啊,当今皇上最痛恨官员私底下来往了。今天晚上他们三人见面这个事实,他们是无法抵赖的了。只要大哥将这种情况如实禀报,再添油加醋地提供一些自己的分析,暗中拱火,就不怕无法点燃当今皇上的怒火。只要皇上的怒火被点燃了,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除了拨火加油外,将皇上的全部怒火都引导到刘官员身上,告他一个结党营私图谋不轨之罪,就可以让他大祸临头了,就不怕无法扳倒他。” 另外一个心腹太监也阴森森地奸笑道。

“话虽如此,虽然最近皇上在大哥经常进言的情况下对刘官员开始不满,但当今皇上还是对林将军和侯官员信任不减当年的。如果我们出手太狠,可能反而引起皇上的怀疑,认为我们公报私仇,适得其反了。” 心腹军师太监进言道。

“是啊,三人相见还无法说明他们就一定是想图谋不轨。如果我们不掌握好火候,出手混乱,反而会引火烧身的了。” 大太监赞同军师太监的看法。

“那我们下一步应该如何办呢?” 第一个小太监问道。

“还是让我随机应变吧。明天我会告诉皇上这件事的。” 大太监阴险地说

第二天,大太监如同往常一样地在伺候皇帝,自言自语地说,“昨天刘官员又在家里会见了林将军和侯官员。”

皇帝身体一振动,鼓励大太监继续说下去。

“现在前方吃紧,蒙古大军准备渡江南下,也可能刘官员心急如焚,与林将军和侯官员在家里商量对策吧。” 大太监轻声地继续说。

“讨论国事,为什么不在朝廷上讨论,而要在家里商讨?” 皇帝阴森森地问。

“也可能事出突然,一时没办法,就只好连夜在家里商量吧?” 大太监继续轻声地说。

“也有可能是在家里商量一些不可见人的事情吧?” 皇帝阴森森地反问。

“这个我就不敢肯定了。” 大太监继续轻声地说,但还是无法掩盖心里的高兴。

这一天早朝后,皇帝专门将刘官员留了下来。

“刘爱卿,这几天你在家里很忙吧?” 皇帝如同谈论家常一样地随意问道。

刘官员心里一惊,知道昨天晚上与林将军和侯官员的事情已经被皇帝知道了。

“皇上圣明。昨天我突然获得消息,蒙古大军加快了准备速度,看来是很快就会渡江南下侵犯我朝了。我一时心急,就与林将军和侯官员一起商量对策。我处事不妥,还请皇上见谅。” 刘官员急忙下跪回答。

“刘爱卿身系朝廷安危,为朕分忧,为社稷作想,回家后还是要好好休息,不要太累了。” 皇帝和蔼地说。对于刘官员的回答,皇帝还是比较满意地。毕竟,刘官员没有向他隐瞒这件事。

“多谢吾皇关心。在下深受皇恩,日夜思报,臣下所做的事情,都是份内的事情,不足挂齿。” 刘官员已经是一身冷汗,仍然是高声答谢。

“好吧,今天议事就到此为止。传旨,在景观殿赐宴刘爱卿,一表朕对刘爱卿的爱戴。” 皇帝高兴地传旨,大太监立即安排周围的小太监去安排。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官员叩头谢恩。

在景观殿里,刘官员一边用膳,一边回忆今天皇帝的单独召见,还是一身冷汗。

刘官员想到:皇帝真的是耳目众多啊。昨天晚上与林将军和侯官员短暂见面一事,皇上今天早上就知道了。还不知道皇上是否在刘府里面也安插了探子,将刘府里面的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看来,昨天晚上侯兄的担忧是有一定道理的。自己以后也要非常谨慎,避免再出现如此的局面。

“刘官员,皇上赐宴,很合口味吧?” 在旁边执行皇帝圣旨的大太监笑着问。

“多谢皇上赐宴,多谢公公问候。在下受此皇恩,一定尽心报国,不负皇恩。” 刘官员抱拳对大太监说。

“刘官员既然这样深明大义,就更加应该为皇上分忧啊!” 大太监若有所指地对刘官员说。

“还请公公明示,在下一直都在为皇上分忧啊!” 刘官员抱拳回答道。

“皇上现在最担忧的,就是我们的江防大军无法抵挡住蒙古铁骑的南下,所以日夜思念的就是迁都福建,在海边继续指挥抗击蒙古大军。刘官员应该深明大义,支持皇上的迁都圣意啊。” 大太监开门见山地说。

“公公明鉴,现在迁都福建,会动摇军心,可能导致全线崩溃啊!如果真的是那样,则朝廷颠覆,皇上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