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申辰之乱(3 / 3)

简行诸天 不想当然 2106 字 2023-03-04

来说,站队的失误,除没收宅院财产,田产也只是没收大部分,保留一部分让他们自食其力,以后以种田为生。

虽怨言,但没有怨恨。

而且更重要的是,也未限制他们子孙的科举之路,有点尤其重要,战队失误,被削去自己功名利禄,自己认了,

但要限制他们子孙的科举之路,是会结死仇的,要知道这些人都是朝中官贵,谁还没个亲戚朋友,谁不怕兔死狐悲,给些翻身希望,才不会光脚不怕穿鞋的。

他们也没想到兖王会有如此疯举,只是他们已经骑虎难下,只得上了死船了,但不想他们子孙如此。

只是这样,看来以后,几年乃至十几年,几十年后的科举,会出现一大批鸡娃工作者了。

送上去的奏章不断被批复后,若不是知道谢玉的年岁,老皇帝甚至以为以为谢玉是在朝多年政治老手了,对谢玉所奏之事,也只是红笔点出的慎重之词,可见已是满意。

谢玉自然明白清算这事,做的坏会得罪一大批人,但做的好能迅速收拢威望。

于是,这事都是交给从宥阳和密县调过来的巡防营的人干的,他们跟过谢玉。

知道谢玉意思自然不会过分的解读,而且谢玉也不顾辛苦,经常亲自上场指导,吃住都在开封府内,朝赏赐的宅院田庄,都交给和太子妃一起从禹州回京的赵盼儿处理。

这些年,赵盼儿在盛家祖母身边学过,又跟随谢玉也不少历练,尤其替谢玉生下嫡长子后,理事能力,更为厉害,治家方面谢玉自然是信任的。

约莫月余后,谢玉上奏事后的处理全部结果,老皇帝和太子赵宗全都是满意的。

而且为了更进一步消除影响,以朝有太子为理由,决定开恩科,示好读书人。

朝中之臣对于来恩科是满口赞同的,对于清算之事虽碍于人情说了两句,但也只是说了两句,并未有其他行动。

毕竟谢玉打“土豪”的缴获,都是上缴归公了,本人一分都未贪有,账面清晰。

不算固定资产,光浮财都够朝廷的三年赋税了。

可见,不交税官贵的富足,甚至有户部吏人,正烦恼南方缴匪花费太巨,这一口奶,不但全部回血了,奖励过这次有功之人后,还能再打一场的。

老皇帝和赵宗全甚至对坊间臣民说只有区区几日的“申辰之乱”表示不太满意,都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果然还是面子问题,幸亏谢玉不是一次伺候这样的官家了,有经验,这差事办的也算妥帖。

就此,谢玉能力,得到了朝臣和皇帝的认可,削去了骤然升官的根基不足的影响。